请输入关键字
神经内科八病区
(神经康复)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八病区在2012年成立的神经康复科基础上历经10余年发展,形成以早期神经康复为特色的科室,临床科研工作一直处于天津市领先水平。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特别在处理和解决神经系统疾病功能障碍方面处于区域及天津市领先地位。科室现有床位50张,每年住院患者近2600人次。专业诊疗设备齐全,平衡仪、步态分析仪、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智能脑控手部康复设备为患者诊治提供了高水平的辅助检查与治疗。在新一轮的学科建设中,其所在的神经康复团队重症监护室床位将达20张,将拥有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神经重症康复亚专业,专业方向发展符合三甲医院疑难重症疾病研究的需求。

科室重视开展以临床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尤其针对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等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医工结合”进行功能量化评估、智能辅助诊治,临床与基础研究相辅相成,促进学科水平的提高。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市科委及卫健委课题 3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及多项科技成果,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科室承担大量教学任务。承担天津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进修医师的教学工作,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天津市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指导和培训基地,为天津及周边区域输送了许多神经内科专科人才。

科室现有医生13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科室重视人才培养,老一辈知名专家老当益壮,中青年专家年富力强,年轻医师迅速成长。

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巫嘉陵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理事,天津市康复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荣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首批“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天津市“131”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神经内科专家,陈荣杰主任医师,博士,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运动障碍疾病中心、卒中中心访问学者。199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大临床医学七年制,此后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擅长帕金森症、震颤、舞蹈症、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病、脑血管病诊治。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市卫生局课题2项,参与市科委及国自然课题多项,参编《中国帕金森病康复专家共识》。任职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运动障碍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病学组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及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审稿专家、《天津医药》编委。

神经内科八病区科室负责人,刘首峰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天津市卒中学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研究方向侧重于医工结合模式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方法。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天津市卫健委面上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资助项目1项,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2项。


技术特色(科室特色):

目前科室临床及研究重点在3个方向:

(1)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的规范化管理及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脑梗死早期康复,基于人工智能、医工结合的功能量化评估、智能辅助诊治方面特色鲜明;与神经外科合作,进行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和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发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护理各自优势,实现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科研方面,开展脑血管病相关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承接脑血管病临床研究项目及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实施多学科融合及医工结合转化研究,与天津大学合作研究脑卒中发生发展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像学及电生理生物探针,开发可落地临床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

(2)运动障碍病:涵盖原发性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舞蹈症等;科室诊疗优势: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依据国家质控标准对相关疾病进行多维度的综合管理,既包括传统的药物、康复等治疗,又涵盖智能化评估、智能辅助治疗。科室建立了“药物(神经内科)-康复(康复科)-手术(神经外科)-专病护理(护理团队)-随访”一站式多学科管理模式,解决了患者奔波于多科室看病的就医难题,降低患者看病花费,同时使患者得到全面、综合、长程的管理。

(3)头晕、眩晕:侧重于中枢性前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中枢性恶性眩晕的早期识别。科室的前庭团队与本院耳鼻喉科、康复医学科联合成立“眩晕中心”,共同完成病房及眩晕门诊工作,为头晕、眩晕患者提供检查、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

本科室医务人员还设有各种神经科专病门诊,包括特需门诊、帕金森病专病门诊、脑血管病专科门诊、眩晕门诊等,诊治范围涵盖了脑血管病、运动障碍疾病、睡眠障碍、慢性头痛、头晕等疾病,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